神经衰弱症状及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折磨全球3亿人的流行病,只是丧和矫情吗 [复制链接]

1#

抑郁症,离我们到底有多近?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超过3.5亿,我国抑郁症的人数已将近1亿,这意味着每14个人中就会有1个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每年约万人因抑郁症失去生命。

抑郁症,离我们又有多“远”?

知乎上有个问题,以及高赞回答如下:

落在一个人生命里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而这句话于抑郁症患者来言,应换成:“落在一个人生命里的雪,旁人或许一点都看不见。”

很多抑郁症患者,光是意识到自己有抑郁症就很困难,更别说让别人认识、重视起来。

来自地狱的生存报告

若一定要问抑郁症是什么“感受”,在美国当代文学大师威廉·斯泰隆《看得见的黑暗》这本自传体回忆录中,我们可窥知一二:

“如脑中刮起风暴,意识被风刃刮擦。”

“那种痛苦的感觉是真实且活跃的,对于正常人而言,它是一种完全未知的心理神经痛。”

“而抑郁症最臭名昭著的危害性病症就是它对正常睡眠机制的破坏。”

“许多处于深度抑郁症状态下的人身上都会出现一种现象:总觉得有一个第二自我在时刻伴随着自己。”

“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西西弗斯式的永无休止的烦恼,因为有将近一半的患者在经历过一次不幸后,还会再次受到它的攻击。”

......

这就像是一份来自地狱的生存报告。

在威廉·斯泰隆的笔下,抑郁症,成为一种能被“看见”的黑暗:患者本人就仿佛被关进了一个透明的蚕茧里,能够看见光明但又无法拥有,实在太痛苦了!

▲《看得见的黑暗》书中插图

“情绪病”、“玻璃心”、“自尊心太强”、“抗挫折能力差”,这些都是人们对抑郁症患者的误解。

任何“你怎么想不开”的言论,都是以缺乏科学、理性的姿态对抑郁症患者的苛责,甚至让他们愧于发声、不敢“被看见”,直至生命沉寂。

正如《看得见的黑暗》书中,作者虽然是在住院时得到逐渐康复的,但讽刺的是,其主治医师却认为他住院有损名誉,这显然不是为病人设身处地考虑的态度。

▲在初次问诊之后,往往会有不少抑郁症患者

感觉自己被抛到了更茫然的大海中。

如果拿哥伦布发现美洲来比喻人们对抑郁症的了解,那么我们现在只是刚刚抵达了一个叫巴哈马的小岛,但对整个美洲大陆尚一无所知。

但正因抑郁症是个巨大的谜团,不仅是抑郁症患者,或许应该有更多的人来看看书中详实的文字记录,我们或许也能更加理解和包容,并直面那个容易被忽视的答案——“对于很多抑郁症患者来说,最缺乏的就是爱。”

且虽然成书于90年代,《看得见的黑暗》却能给当下很多人持续地投射关于抑郁症的解释。

尤其是对于茫然无措的抑郁症群体来说,当有一个声音告诉TA:你的问题我也有,他就不再觉得孤独。少几分惧怕、多几分希望,这何尝不是一种抚慰?

为什么身边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

在中国,“抑郁症”这个词走进很多人视野大概还是在年张国荣去世的时候,而如今,“抑郁症”已然成为一个高频出现的词汇,这让人不禁想问:

是人们变脆弱了吗?

为什么我们身边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们知道,父母那一代人的生活中,还没有“抑郁症”这个医学名词出现,那时只有两种,一种叫“神经衰弱”,一种则是到了八十年代开始定义的“更年期综合症”。那个年代所有的不高兴、想不开、失眠、低落,大部分都被归结为神经衰弱。

到了年的时候,一些高校开始设立心理学系,国内心理治疗行业也逐步发展,针对抑郁症的药物和课题出现;再后来,抑郁症开始细分,有“产后抑郁”、“老年抑郁”等等。

这是医学发展过程中归类、有序的必然过程,人们的眼前,就像终于有了新的路标和指明灯一样。在这种“概念”产生之后,也才会有对抑郁症这个群体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