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有个说书老汉,姓刘,名二树雄,和我父亲是亲姑舅,是我的表大爷。不知是名字的原因还是排行老二,反正我们小一辈人都管他叫二大爷。说来也奇怪,这位二大爷没有多少文化,但说起前朝后代、上古年间的事来总是那么津津乐道,要一套有一套的。听他说书的人大都会忘记了吃饭睡觉,那种聚精会神的情景实在无法形容。
那年正月,二大爷来我们家串门儿,东、西、南三大院的人们都聚集在我们家里,整整听了他两天两黑夜说书,当说完《薛仁贵征东》后,二大爷朝后一躺,两眼微闭,好像是有点儿累了的样子。这时,多嘴的铁圪蛋哥哥问道:“二大爷,说说这二月二龙抬头是咋回事”?二大爷慢慢睁开了眼睛,拿起了他的烟袋锅子,半躺半睡着抽了两锅子旱烟,振作了一下精神,娓娓道来:
这二月二“龙抬头”有好多的说法,首先是与往年间的天文和日月星辰运行有关,同时也与农事节气有关。老古人说的“龙抬头”指的是多种虫类经过冬眠以后,过罢“惊蛰”节令就开始苏醒,逐步的出土露头,比如蛇蝎、蜈蚣等等。在咱们北方地区,二月二叫龙抬头日,也叫龙节。大约从李唐王朝开始,咱们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风俗习惯了。
在唐王爷坐皇帝之前,传说咱们老家陕西关中地区久旱无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这小龙儿子调皮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叫孟得雨的小男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倒入河里,搅浑了河水,小龙儿子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孟得雨较量,结果小龙儿子被击败,只好为民播雨。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雨季到了,负责给人间播雨的东海龙王开始值班工作了。
这二大爷活的年龄大,经见的世面广,吃的盐米茶饭多,对于龙比较了解。他说:龙是鳞类动物之王,能幽能明、能细能粗、能长能短。它每年春分前后的二月初二登天,秋分至寒露节令过后潜入大海睡觉。据说当年武则天登基称帝,天庭玉皇大帝对此很不满意,便下令三年内不准向人间降雨,但负责司雨的东海龙王不忍心让黎民百姓遭受旱灾而挨饿,便自做主张,瞒着玉皇大帝偷偷的给人间降了一场大雨。玉皇大帝得知后,将东海龙王打下天宫,压在一座无名大山之下,并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写道:
龙王降雨犯天规,
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
除非金豆花儿开。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二这一天,一老农正在院子里翻晒金*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颜色金*,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于是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皇大帝打开南天门一看,人间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金豆花在开放,金光灿灿,十分耀眼。玉帝只好传下圣旨,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的炒豆子。大人小孩还念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炒豆豆,今年日子有奔头”的词句。也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炉灰撒成一个个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有的叫“围灰舍”。其寓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百*不侵。
说到此处,二大爷吟诵了一首泥土气息比较浓郁的童谣:“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得遍地流。霹雳一声惊天地,怎知龙王心里愁。”吟罢童谣,继续说到: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生了三个龙子,就缺一个龙女。这龙王想,要是再有个龙女,儿女双全,那该有多好啊!王母娘娘得知龙王的心愿后,就给龙王他老婆龙母吃了一颗仙丹,不久,龙母就怀孕了。第二年二月初二卯时,龙母果然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龙王终于有了自己心爱的宝贝女儿。话说这小龙女一天天的长大了,对龙宫的生活慢慢的产生了一种厌倦情绪,整天思谋着想到人间寻找快乐和幸福。龙母知道女儿的心理,就劝她说:“孩子,龙宫里无忧无虑,要什么有什么,你为什么偏要到人间去呢?”小龙女说:“龙子龙孙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没有多大意思,我想到人间去,寻找真正有乐趣的那种生活。”龙母见女儿决心已定。悄悄地把她送出龙宫,还送给她一个锦囊。
这小龙女依依不舍地告别母亲,飞过九十九条河,越过九十九座山,来到了一座最大的山跟前。小龙女四下里望了望,只见远近土地都因天旱而干裂着嘴巴,庄稼都低垂着头,太阳正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不远处,一个青年男子在田地里吃力地劳动,小龙女走过去问道:“这么旱的天,你种地会有收获吗?”男子苦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呢?家里的老母亲还靠我养活呢!”小龙女很同情他,就从锦囊中取出几粒红豆,向地里一撒,一会儿,田地里就升起厚厚的浓雾,干枯的禾苗泛出了水灵灵的绿色。男子一看赶忙向她深深施了一个礼,并且说:“仙姑,这儿方圆几百里都遭了大旱,还请仙姑救一救穷困的百姓。”小龙女非常感动,心想,他真是个好人,一心想着别人,我可是算遇到知可爱的人了!于是,她从锦囊里抓了一大把红豆抛上空中,顿时电闪雷鸣,一场大雨哗哗哗地降了下来。雨过天晴,山青了,地绿了,人们脸上都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小男子感激地向姑娘道谢,小龙女脸上飞起了红云,说:“不用谢我,只求我俩百年好合。”小男子听了,甜滋滋的把这如花似玉的小龙女领回了家中……
说到此处,二大爷又叭嗒叭嗒的抽起了他的旱烟锅子,众人急着想听下文,可二大爷才抽上没完。又是铁圪蛋哥哥多嘴道:“二大爷肚子里没词儿了,在想词儿呢”。二大爷叭的一声,磕掉了烟锅子里的烟灰,把铁圪蛋哥哥狠狠地瞪了一眼接着说到:这小龙女离开龙宫来到人间,遇到了心仪的农夫小男子,通过一段简单的交流,发现小男子是一个很有爱心,很有责任感的男人,于是就爱上了这个小男子。小男子把她领回家后,得到了他父母亲的支持和喜欢,当下就洞房花烛夜了。龙王知道这个事后,非常恼火,于是,下令永远不让龙母去看女儿。俗话说了:麻绳草绳能割断,这肉绳难断啊!这龙母天天想念女儿,每年阴历二月初二就浮出海面,抬起头来向女儿离开的方向痛痛的大哭一场。她的哭声变成了雷声,她流出来的眼泪化作了春雨。话到此处:二大爷似乎也有点儿悲伤,两只混浊的眼里含着一丝泪水唱到:
二月二,龙抬头,
乌云翻滚雷声吼;
二月二,龙抬头,
满山满坡雨水流……
这,就是二月二的故事。二大爷讲完了,众人唏嘘不已,铁圪蛋哥哥调皮的说:二大爷讲的好,休息一会儿,再给咱来上一段段清明节的事情……
作者简介
李前唤,准格尔旗退休干部,喜欢业余文学创作。
来源:鄂尔多斯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