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孩子大人要剃头。”
又到农历二月二,
一句俗语唱出了人们对Tony老师的想念,
也唱出了人们共同的疑惑:
龙抬头,为什么要剪头发?
其实二月二剪头发是民间一种习俗,
为的就是讨个好彩头。
那么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呢?
龙抬头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叫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
每年仲春之初,
“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
故称“龙抬头”。提起龙抬头,大家想到的可能是憋了一正月的头发,终于可以剪一剪了。殊不知,龙抬头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自元代起,龙抬头便成为全国性节日。龙抬头不仅包含了古人对于自然天象的崇拜,更凝结着劳动人民对于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如意顺遂的美好期许。《律书》中说:“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龙抬头标志着阳气发生,雨水增多,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耕开始。因此自古以来,龙抬头都被视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作为人人皆知的传统节日,
龙抬头有着诸多有趣的民间习俗。
剃龙头
俗话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鸿运当头。于是大家不约而同的走进理发店,剪掉过去一年的烦恼,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事事顺遂。儿童理发,叫做剃“喜头”,借龙抬头这一吉时,保佑孩童
健康成长,长大以后出人头地。
吃龙食
除了剪头发,龙抬头这天,大家吃的食物也都跟“龙”有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饺子叫吃龙耳,无不寄托着人们祁龙赐福的强烈愿望。龙抬头还有吃猪头的习惯,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采龙气
早上卯时(5点到7点之间),为卯月卯日卯时,出门面向东方深吸气,可吸财气旺气,
让自己在新的一年诸事顺遂。
祭社神
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因此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除了传统的龙抬头习俗,还会到土地庙烧香祭祀。
放龙灯
龙抬头这一天,沿海地区会用芦苇扎成小船插上蜡烛,傍晚放到河里点燃,为龙照路。
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开笔礼
农历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旧时在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同时借龙抬头这一好彩头,
希望孩子学业有成、出人头地。
敲龙头
在我国东北地区,二月二早晨有敲龙头的习俗,以长竿敲打房梁,把龙唤醒,保佑平安。二月二龙抬头,寄托着中国人对生活最质朴最纯碎的美好愿望,承载了中国人包容万物的气度,和锐意进取的精神特质。在这个草长莺飞万物生长的日子里,华语传媒祝您新的一年:“龙腾虎跃,抬头向前”,前面是梦想,不远是成功,
昂首挺胸奋勇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