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症状及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孤独为什么会成为一种现代流行病 [复制链接]

1#
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04/4780737.html

孤独是什么滋味?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孤独的生命体验在现代人中间相当普遍,因此有人把孤独视为一种“现代流行病”,认为孤独的风行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和福祉的一大挑战。

那么,作为一种现代情感的孤独,其深层成因是什么?其自身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孤独又是通过什么路径变得无处不在,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问题”?《孤独传》的作者就此给出了答案。

撰文丨费伊·邦德·艾伯蒂

摘编|张进

本文出处:《孤独传》,作者:(英)费伊·邦德·艾伯蒂,译者:张畅,版本:译林出版社年5月

孤独的历史对于我们理解孤独在21世纪的盛行及其意涵可谓重中之重,而这段历史却几乎被人忽略了。诚然,有不少和孤独有关的书籍、广播电视节目、自助手册都纷纷感叹,孤独的风行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和福祉的一大挑战,也都对孤独成为一种现代的“流行病”而备感恐慌。那么,孤独自身的历史、意义和生命周期又如何呢?我们又能从孤独随时间而演变的方式中或者说它的英国语境中,了解到什么呢?

无论是“孤独”这个词本身,还是可能更具争议的孤独体验,都是一种相对现代的现象。我们先从语言开始谈起。在某种程度上,语言在情感的历史中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情感的感受(突然看见心爱的人,心跳会加快)是如何通过一个恰当的情感媒介(在这种情形下可能是欲望)来表达的,总是不够清晰;而这种表达可以是语言上的、字面上的、身体性的,或者物质性的。有些情感的痕迹比其他的更容易复原,比如,一封悲伤的情书比一方被泪水打湿的手帕留存时间更久。在情感体验和谈论这种体验的行为之间,通常也会有一段间隔空间—这是羞愧、自我否定或缺乏自我意识的结果。过去的记录者,包括写下日记的人当时做何感想,是很难被现代人一眼看穿的。但这些记录者更倾向于为未来的读者(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而写,并据此塑造他们自己的故事。

就算我们揭开了过去的情感轨迹,讲述这种情感的方式可能也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例如,过去人们通常把交换家具或家里的物品看作促成一桩婚姻的功利性的暗示,而非表达爱和承诺的深刻感受。孤独也不例外,它的情感语言同样也是可以改变的。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说,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孤独是最近才有的现象,至少在英国和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是如此。

GeoffreyJohnson油画作品

01

孤独是如何被发明的?

18世纪末以前,公开发表的英文文本中很少提及“孤独”。的确,“孤独”这个词的第一次出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大约从年起,“孤独”一词开始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直到在20世纪末达到高峰。

孤独的意涵在这段时间里也发生了改变。在16和17世纪,孤独并不像今天这样在思想和心理上具有如此分量;它仅仅表示“孤身一人”,相较于心理或情感体验,它更多地是一种身体体验;“孤身一人”(oneliness)从“孤独的”(lonely)一词衍生而来,仅仅是指一个人独处的状态。“孤身一人”常被用在与宗教体验有关的语境中,因为这种状态意味着一个人得以与永远在场的上帝共融。

年,文物研究专家、词典编纂家托马斯·布朗特出版了《难词详解》一书,又名《一本解释现在用于我们文雅英语中的各种语言的难词的词典》。该书历经数个版本,是早期词典中最大部头的一部。在年版中,布朗特将孤独解释为:“一个人[原文];独自,或孤独,独身。”英国词典编纂者、速记员以利沙·高斯于年出版了自己的《英语词典》。在这本词典中,他将“孤独”定义为“独处”或“独自游荡”,并没有现代的“孤独”所具有的负面情感内涵。

虽然在19世纪以前的印刷文本中,“孤独”(loneliness)一词的含义没有那么丰富,“孤独的”(lonely)则不然。然而,后者更多地是指一个人的身体状态,而非针对情感状态的描述。这一点不仅在批评当今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孤独的本质方面至关重要,还挑战了认为过去之“孤独”与今日等同的观点。这些观念之所以值得推敲,是因为它们暗示了情感是静态的,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然而,在莎士比亚的研究中,这类观念却司空见惯,例如,哈姆雷特的独白就表达了人类的孤绝处境所带来的永恒影响。

如果我们不拘泥于词源上的用法,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孤独的”(lonely)一词有以下两种解释:“1.由于没有朋友或无人陪伴而感到悲伤。无人陪伴;独自一人……2.(某地)人迹罕至、偏远荒僻。”约在年以前,只有第二种释义——“人迹罕至、偏远荒僻”之地——被频繁使用。而在这之前关于孤独的叙述中,充满了宗教启示和对人类愚蠢行为的道德叙述,以及对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偏远之地的物理描述。比如《圣经》中的孤独通常表示,由于耶稣“返回孤独之地祈祷”,弥赛亚与其他人在肉体上分离(《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五章第十六节)。就连塞缪尔·约翰逊的《英语大词典》也将“孤独的”(lonely)这个形容词单纯地解释为落单的状态(“孤独的狐狸”),或是荒僻之地(“孤独的岩石”)。这个词并不一定带有任何情感意义。

GeoffreyJohnson油画作品

02

独处为何重要?

在现代早期,如果一个人有意选择了孤独——身体性的独处——可能就是为了和上帝交流;而到了18世纪,人们选择孤独则多半是为了与自然共处。大量的文学作品都与发现新土地和“原始人”有关,在这些作品中,独处是难免的,但不一定是个问题。事实上,在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中,主人公遭遇海难后在偏远的热带小岛上独自生活了二十八年。孤独并不是这部小说的特色,不仅仅因为鲁滨孙·克鲁索和星期五形成了主仆关系。小说中没有一处提到主人公感到“孤独”或是经历了“孤独”。克鲁索虽孤身一人,但他从未将自己的处境定义为“孤独”,这大概是现代读者难以理解的现象和体验。

与此相对照,21世纪福克斯的电影《荒岛余生》(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取材自《鲁滨孙漂流记》,讲述的是美国联邦快递员查克(汤姆·汉克斯饰)流落荒岛。因为没人说话,查克就在排球上画了一个笑脸,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威尔逊”。(威尔逊是美国一家运动设备制造商,该公司现在在其网站上销售这种排球的仿制品。)现代的观众或许更能理解这个情节的意义:它与人类对陪伴的内在需求有关,也与认为独处对心理健康有着毁灭性影响这一观念有关。

但在笛福所处的时代,独处未必有什么可指摘的。我们再来看约翰逊的《英语大词典》对“独处”(solitude)的定义:“孤独的生活;一个人的状态。”至年间,“独处”时不时会以近似于“孤独”的形态出现。到了21世纪,“独处”一词已经不再风靡,但曾一度被广为使用。“独处”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solitudo,意思是:“1.一个人的状态或情形;2.偏僻或无人居住的地方。”和“孤独”一样,“独处”未必与情感体验相关;两者都仅仅指“孤身一人”的身体经验。

从19世纪中期开始,“独处”(solitude)一词在出版物中出现得越来越少了。我认为,这种使用频次的减少,与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孤独”(loneliness)作为独自一人的状态及孤独体验的简称相对应。因此,“独处”一词使用的减少与“孤独”的语言更加普遍是同时发生的。如今,由于18世纪末之前孤独还没有被讨论过,所以这类词也就没有出现在医学文献当中。像今天这样将“孤独”视作一种精神和身体折磨并将其病态化的现象,在当时并不存在。而在18世纪末以前,医学著作家等人确确实实讨论过:独处有着一系列消极和积极意涵。

和孤独一样,独处也有过一段被忽视的历史,而这段历史也是情感史一个重要的方面。独处同样未必会引起消极的情感反应。恰恰相反,孤独甚至可供享受,可堪回味。历史学家芭芭拉·泰勒就曾写过日内瓦哲学家让-雅克·卢梭和英国哲学家、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对独处的享受,尤其是当独处和18世纪对自然的热爱关联在一起的时候。将“退隐”自然作为寻找个人幸福的途径,不仅是田园文学的心理根源,也体现了“上帝寓于自然”的自然神论思想。

独处并非和社交能力不兼容,因为它能让人身心更有活力,进而让一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P.L.考蒂尔的《独处之乐》就为独处的价值辩白,认为独处并不是一个“乖戾的厌世者”的愿望,而是为了“避开众生喧嚣,呼吸树林中冷冽的新鲜空气!……因为我们深情珍惜的、热切褒扬的一切,所有那些幻想、那些能打动我们内心的事物,常常充溢着我们对繁忙生活景象的否定”。无独有偶,J.G.齐默尔曼与J.B.梅西埃在《有关孤独,及其对头脑和心灵的影响》中这样写道:

伟大品格的雏形只能在独处中形成。只有在独处中,英雄和圣人方可第一次获得扎实的思想、对行动的热爱,以及对惰性的憎恶。

强化独处的价值让人想起了古老的隐士理想。在这种理想中,遗世独立是通向精神完满的征途。在上帝面前独身一人,对于那些有意选择离群索居的人来说(譬如身处旷野的基督),是一个极具创造性和精神反思性的主题。

对于有创造力的人而言亦是如此,独处常常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似乎回应和彰显了他们与更高精神力量的连接。当然,隐士也有可能出于非宗教的原因拒斥社会。其中一例便是“丁顿隐士”约翰·比格(—年)。

比格曾是年判处国王查理一世死刑的法官之一西蒙·梅恩的书记员;后在王*复辟时期,梅恩因弑君罪被处决,比格从社会退隐。他退隐的原因不明,有人认为他因国王死于自己之手而懊恼悔恨,也有人认为他害怕遭人报复。他住进了山洞,靠他人的救济过活,四处讨食,索要皮革条,贴在衣服上蔽体御寒。

GeoffreyJohnson油画作品

03

独处、性别与阶层

相较而言,出于艺术和风雅之目的选择独处,则是有教养的中产阶层的行为,因为独处需要远离经济活动的物理空间和时间。传统上,只有生活优裕的白人男性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惯例不适用于黑人作者和女性,因为女性向来需要通过家庭结构而非个人成就来获得社会认同。

一切情感状态和情感表达都受性别所限,古今皆是如此。这种性别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情感的社会化表现如何证明和维护了传统的社会关系。在16世纪,女性喜欢流眼泪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湿润,缺少男性身体的热量。而在19世纪,眼泪却是女性气质、女性无法适应公共生活的标志,表明女性注定以一种完全不同(但还是有影响力)的方式低人一等。

与眼泪类似,孤独的女人也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隐喻,反映了人们对女性的消极期望,尤其是18世纪晚期以后的中产阶级女性,她们的地位越来越局限于家庭。在早期的现代文学中,独身女性——通常是不受人管教的老姑娘或寡妇——在私人和公共领域之间徘徊,扮演全然不同的颠覆性角色,威胁着父权制的秩序。因此,独身女性有可能被视作一种威胁。

男性也有与独处有关的性别化角色。一种传统认为,男性会出于宗教或智识上的原因,以隐士或学者身份过一种与世隔绝的日子。事实上,卢梭在找寻孤独时也欣然采纳上述说法来描述自己。女性有可能因宗教而独处,后来也有可能因投身创作而独处,但在西方文学中,孤独更多是被强加于她们的,一个常见的文学隐喻就是被恋人抛弃或无视。克制和忍耐成了女性的命运,这与自我赋权的独身理想大相径庭。有关女性角色的一种夸张表述就成为《第十二夜》中维奥拉想象出来的姐妹:“她因相思而憔悴,疾病和忧愁折磨着她,像是墓碑上铭刻的‘忍耐’之化身,向着悲哀微笑。这难道不是真正的爱情吗?”(莎士比亚《第十二夜》第二幕,第四场,第一百一十至一百一十三行)“被遗弃的女人”在某种程度上与“独处的男人”诗意对应,也构成了17世纪及以后个人信件与往来通信这一悠久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GeoffreyJohnson油画作品

04

独处会带来健康问题吗?

过长时间的独处可能会给健康带来潜在损害——正如“疾病和忧愁折磨着她”所暗示的那样,独处唤起了被遗弃女性的相思之苦。如果孤独是由外部强加的,而不是从内心寻求的,它尤其会产生问题。在前现代时期,从2世纪到8世纪晚期主导西方医学的体液论传统中,独处会影响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平衡。

健康,即意味着体内的四种液体是均衡的,而激情、“非自然物”,以及睡眠和运动、进食和进水、身体的排泄和分泌都会导致体液的不均衡,进而引起一系列身心上的病痛,从抑郁到肥胖。而过少的独处就和过量运动一样,同样会耗损一个人的精神;而太多则会使他们呆滞迟缓,容易忧郁。正因如此,在18世纪,医学作者才将长时间的独处与精神疾病、忧虑、自我否定联系在了一起。

在罗伯特·伯顿的《忧郁的解剖》()一书中,这位饱受抑郁症折磨的牛津神职人员,列举了引发这种疾病的诸种原因。这本书没有提到“孤独”或“独处”,却多处提及“独自一人”的状态经常让他多虑。体液论医学认为,学者尤其容易因过度沉思而患上忧郁症,伯顿在导论《忧郁症概论》中对此表示认同:

当我孤身一人陷入沉思,

思量未知的诸种事宜。

当我凭空建造座座城堡,

无所哀伤亦无所畏惧,

当我以芬芳之幻影自娱,

暗自思忖时间之骤逝。

我对此全部的愉悦皆为愚笨,

并不比忧郁更为香甜……

当我独自一人清醒躺卧,

回忆所做的恶劣之事,

我身上的思绪如同暴君横行,

恐惧与痛苦使我心惊,

无论我是留是走,

时间于我皆迟缓而流。

我对此全部的忧伤皆为愚笨,

并不比忧郁更为癫狂……

友人和伴侣离你而去,

一人独处乃我之所欲;

除却我思绪翩然,

除却我暗自跋扈,

孤独从未使我安好。

18世纪的苏格兰医生威廉·卡伦的就诊信同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让我们了解到孤独对人际关系以至健康的影响。到了18世纪,有足够的财富、文化程度和地位的男性或女性,写信给医生讨论自己的健康问题并寻求治疗的情况并不少见。身心健康仍然是医生和病人之间相互合作的过程,病人从与他人的谈话和指导手册中获取建议,像威廉·布坎《家庭医学》这样的指导手册至少有过八十个版本。病人和医生对体液在产生健康问题上的作用有共识;到了18世纪,他们认为体液也会导致精神问题。尽管躯体的物理结构(神经和纤维)才是疾病的根源,而体液并不是,但“神经衰弱”讲述了同样的故事:独处时间过长对身体和情绪都有负面的影响。

例如,年,在一封有关某位瑞伊夫人的信中,卡伦表示他的病人患有“神经衰弱,经常困乏,但没有危险”。他建议她多运动,尤其要多骑马,目的是通过身体运动,刺激神经纤维,激发精神活力。在这种背景下,卢梭和沃斯通克拉夫特寻求孤独时的轻盈脚步,颇具讽刺意味地成了一种避免消极和过度孤独的方式。在卡伦看来,不能喝茶和咖啡,因为这两样东西会让人兴奋,但最关键的是,瑞伊夫人要学会让头脑保持忙碌。卡伦这样解释道:“她的头脑和她的身体一样需要受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