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书院助学公益讲座期
《复活的*团》是年央视拍摄的一部历史纪录片。以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为依托,试图重现统一六国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部纪录片中,人们了解到了秦始皇时代秦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跨时代的工业管理,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梦中幻影、镜花水月。
姜梦剑
正道书院创始人之一,近现代史及*事研究专家。
今天的讲座现在开始,内容是《复活的*团》——兵马俑的传说。《复活的*团》是年央视拍摄的一部历史纪录片。播出时,这个纪录片取得了轰动效果。此片以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为依托,试图重现统一六国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部纪录片中,人们了解到了秦始皇时代秦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跨时代的工业管理,无不让人们对它所折服,然而,真相是什么呢?我们将揭示这个美丽的传说。
一、秦弩与箭头
纪录片中说到:在兵马桶坑,出土最多的青铜兵器是箭头,由于在坑中没有发现弓,考古人员认为,这些青铜箭头都是为弩配备的。
战国时代,箭头的种类繁多,这些箭头上的倒刺和血槽让人感到阵阵杀气。而在兵马桶坑中发现的箭头,几乎都是三棱形的。秦*为什么单单选择了这种三棱箭头呢?三棱箭头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就会形成切割力,箭头就能够穿透铠甲、直达人体。在兵马俑中,共发现了多个箭头,数量非常多。箭头分为两类,一种是上图中那样的轻小箭头,重量大约9克左右,这个重量与三八大盖或者79步枪的弹头相仿,只有汉阳造步枪弹头的三分之二。还有少量这种细长的箭头,带有很长的尾杆,这种箭头重量大的多,在50-克之间。这种形状的箭头,真的有很大的优势吗?
商代青铜箭头
辽国箭头
清代箭头
秦国这种三棱箭头只在战国和汉代初期流行,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也大量使用这种箭头,并非秦国独有。也许从楚汉之战我们可以弄清这一真实历史情况。
楚汉之战形势图
我们知道,刘邦和项羽争霸期间曾经在鸿沟两侧长期对峙。对峙期间,双方小规模的交锋不断,现在,在鸿沟两侧出土了大量楚汉两*的箭头。这些箭头是双方*人隔着鸿沟对射留下的,我们惊奇的发现,这些箭头的形状与秦代箭头非常相似,但楚汉两*的箭头的尺寸却有巨大差异:项羽*射出的箭头与秦*箭头相仿或者更小,而刘邦*射出的箭头则要大的多,甚至重一倍以上。比较各个时代的箭头,不难发现,形状复杂的箭头对人体的伤害更大。而秦制的这种小小三棱箭头,杀伤力大大下降——越轻小的箭头,杀伤力越低。战国时期流行轻小箭头的原因是两个:
1.三棱箭头形状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
2.三棱箭头用铜少,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这一切,都是为了应付战国时期连续不断的大战所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到了楚汉相争的时代,后勤补给困难的西楚*队,不得不使用更小的箭头,而汉*由于萧何出色的后勤补给组织能力,前线部队有条件使用更大的箭头杀伤西楚*队。纪录片又认为,使用轻小箭头可以提高箭的初速、提高破甲能力。这是对物理学缺乏认识的判断。弓弩依靠弓臂储存能量,在释放时将能力传递给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大部分能量被较重的弓臂吸收。如果使用轻箭,能量转换效率将大大降低,略微提高的初速对整体效果提升非常有限。
楚国破甲箭头
清朝破甲箭头
二者无一例外是又大又重。所以,开头提到的带有长尾杆的箭头,才是真正的秦朝破甲箭头。尽管与上上图中楚国破甲箭头比仍有差距,但已经比轻小的三棱箭头好多了,制造成本也贵得多,两种箭头出土中的数量比例也能说明此问题。
现代穿甲弹
这也与现代坦克使用的脱壳穿甲弹原理类似,都是尽可能使用更重的材料,如钨合金、铀合金制造。
二、铸造与秦剑
纪录片中,关于秦国箭头还论述到:兵马俑坑中发现的三棱箭头有4万多支,它们都制作得极其规整,箭头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
0.83mm,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让人感觉到,秦国的加工精度真的很跨时代。
秦半两
但是,当你看到秦代这个制品的时候,还会觉得惊叹吗?铸造铜钱,比铸造箭头技术上高得多,精度要求也更高,否则无法铸造出精细的花纹。即便如此,秦国广为流通的秦半两钱,也并非当时技术的顶级。布币
刀币
战国时期,其他国家流通的刀币、布币,铸造工艺精度更为复杂,如刀币上使用了阴文铸造,这比秦半两上的阳文铸造,技术要求高得多。当然,秦半两的铸造工艺,更简单、更适合大批量生产,这也是后世淘汰刀币、布币的原因(王莽时代除外)。只要有一个母钱,就可以大批量铸造几乎一模一样的铜钱,至于箭头,那就更轻松了,0.88mm的精度,在当时着实不算什么。
铸造钱币用的泥范
铸造钱币用的母钱其实从材料成份上看,秦国箭头非常不稳定,铜和锡含量范围非常大,还有大量的铅,这一切都是为了降低成本、降低工艺控制难度。结果就是不同的箭头,硬度差别很大,并不是纪录片中描述“一模一样”。在秦始皇陵墓中,还发现了很多铜剑。片中描述: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铜剑。令专家吃惊的是,这把剑的长度竟然超过了91厘米,秦人能够制造如此之长的青铜剑!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它无法做长的原因是青铜材料容易折断。春秋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对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为什么考古学家认为60厘米是青铜剑的极限呢,所谓最佳配比又是什么意思?其实早在秦始皇之前几百年的《考工记》中,对各种青铜制品的成份,就有明确的记载。《周礼·考工记》说: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里的所谓金就是铜,铜锡合金即青铜。所谓“金之六齐”,就是区分青铜品种的六种配方之分量,以制造各种用器。“钟、鼎之齐”的铜、锡比例为六比一,即铜占85.71%,锡占14.29%;“斧斤之齐”的铜、锡比例为五比一,即铜占83.33%,锡占16.67%;“戈戟之齐”的铜、锡比例为四比一,即铜占80%,锡占20%;“大刃之齐”所需铜、锡比例为三比一,即铜占75%,锡占25%;“削杀矢之齐”铜、锡比例为五比二,即铜占71.43%,锡占28.57%;“鉴燧之齐”锡的比例为铜的一半,即铜占66.6%,锡占33.3%。秦始皇陵中发现的青铜剑青铜戈的含锡量21%,完全符合“戈戟之齐”的要求,也就是与几百年前考工记的记载相同。与之对比的是越王勾践剑,长度55.6厘米,含锡量17%,更符合“斧斤之齐”的标准,结合其短粗厚重的特点,无疑更适合劈砍,秦剑则更适合刺击。
越王勾践剑
秦剑至于容易折断的问题,那本来就不是*队考虑的问题,*队的武器,本来就是消耗品。秦剑为什么要做那么长,更不是多难解的问题,无论是后世的汉代环首刀、唐代的唐刀、还是日本刀,长度普遍在90-厘米之间,说明这个长度是人类适合的武器长度。
楚国铁剑
这是一柄同时代的楚国的铁剑,长度高达1.4米,说明人们追求武器长度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把铁剑的外表工艺,更在秦国青铜剑之上。记录片中认为,秦时代人们还不能象处理青铜一样熟练地用铁,铁的冶炼和铸造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仍旧是青铜铸就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能制造铁剑的楚国,在科技上领先秦国很多吗?
蚁鼻
这个东西叫蚁鼻,是那个时代楚国的货币。其制造工艺不仅不能与刀布、铲布相比,与秦半两也相差甚远。如何相信,钱币铸造水平如此低下的楚国,在武器上却比秦国更领先?我们现在暂时还不能确定秦*的武器到底是铁还是铜,但记录片中有一点给了我们提示,那就是在出土的一件武器上,发现了“五年相邦吕不韦”几个字。吕不韦是嬴*3年被册封为相邦的,嬴*5年是公元前年,去世是公元前年,也就是说,这些武器是秦始皇去世前32年铸造的。要知道,这32年中,秦国正处于最激烈的战争时期,而这些武器上几乎看不到使用和战斗的痕迹。中国自古有把工匠名字刻在武器上的习惯,但是把高级官员的名字刻上,却极其少见,因此我们可以猜测有几个可能:1.这些武器并非战斗用,而是仪仗队装备;2.这些武器是库存(可能性不大,连绵不断的大规模战争期间,几乎不可能有武器长期存储不用);3.这些武器不是*队装备,而是礼器。倒是那些材料成份不稳定的箭头,才更有可能是*队正式装备。所以说,这些武器的精良特点,反而不代表真实的秦*装备。
三、方阵与战车
从这个时期对战争记载看,秦*虽然凶猛,但每次大战都是以优势兵力战胜对手,而且往往夹杂着对手指挥失误。这并不能证明秦*比六国*队更精锐。
反倒是秦国在战争潜力、动员能力等综合国力上超越六国,这才是取胜的真正原因。纪录片关于其他武器还记载:从年发现兵马桶以来,考古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在这只矛头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6.3米长的矛柄遗痕,加上矛头,完整的长矛接近7米。这让人联想到了马其顿的长矛方阵。然而,这恰恰是对马其顿的长矛方阵不了解的结果。所谓7米长矛,只是在俑坑中发现了一根6.2米的木杆痕迹,对于拥有个兵马俑的部队,肯定不可能只有一根长矛,更大的可能这只是一根旗杆。发现的更多武器,是2米左右的挥击武器戟、3.5米左右的刺击武器铍。如果有7米长矛,几种武器根本无法配合。
秦*方阵
马其顿方阵
秦*的方阵比马其顿的方阵,松散的多,但厚的多,这与双方面对的对手不同有直接关系。
马其顿方阵的主要对手——刀轮战车
波斯刀轮战车
希腊时期战车
埃及战车
这些战车都属于轻战车。其主要作战方式以射击兵器为主,后期增加了刀轮。这类战车冲击力虽弱,对普通步兵方阵有很大威胁,但用这样的战车冲击马其顿重装方阵,由于冲击力弱、直接交锋能力弱,战车很难取胜。
中原的战车
而中原的战车则属于重战车(类似赫梯战车和亚述战车),拥有较强的冲击力和防护力。由于不使用刀轮,战车可以比较紧密,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再加上每辆战车都配属36名步兵,一旦在方阵上冲开缺口,后续步兵可以迅速扩大战果。而秦*相对松散而厚实的阵型,可以大大减弱这种冲击力的破坏效果。反倒是马其顿那样薄薄的长矛阵,一旦被冲开缺口,很难挡住后续步兵。因此所谓7米长矛之说,纯属无稽之谈。在秦始皇陵和兵马俑的研究中,无论是对古籍的了解,对冶金技术、相关工艺的了解,这样的错误比比皆是,这在中国考古中非常普遍,其对考古学的破坏显而易见。郑重提醒大家,观察了解国内考古成果时,一定要审慎。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水友问题的补充解答
各位朋友,大家好,昨天我们的讲座《复活的*团》——兵马俑的传说,由于时间关系,在内容上只是挑选了最主要的几个讲解。讲座后,好几位朋友找到我,就这部影片中其他一些问题进行咨询。让我惊讶的是,这几位朋友都在讲座之前专门下载观看了这部6集电视片《复活的*团》,这样的学习精神令人钦佩。今晚我就把几位朋友关心的问题进一步讲述,希望能让大家满意。同时感谢诸位踊跃捐款助学的朋友们。问题一:关于长平之战《复活的*团》中叙述:公元前年,秦*和赵*在长平决战,战争持续了整整两年时间。这个记述是错误的,长平之战的时间是公元前年5月—10月,总共只有5个月。司马迁写到,当双方僵持的时候,秦*出动了一支两万五千人的"奇兵”,将赵*一分为二。这支出奇制胜的部队到底是如何作战的,司马迁却没有更多的说明。在赵*被分隔的同时,秦*派出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切断了赵*的粮道。秦国的骑兵部队又是什么样的呢?秦*合围之后,立即派出一支”轻兵“部队冲击赵*。这支令人费解的"轻兵”,应该有超乎寻常的攻击力,这个“轻”字做何解释呢?专家认为,袭击被困赵*、将赵*一分为二的名士兵,很可能就是编制了那种独立战车的部队。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真的。昨天我们介绍过战车兵,在那个时代,世界上的战车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流派是埃及、希腊、罗马、波斯为代表的轻战车,一个是赫梯、亚述、周帝国使用的重战车。
埃及轻战车
类似这种埃及战车,车轴(实际没有车轴)置于车厢尾部,适合转弯。但这会使马匹负担加重,因此只能用轻型车厢。
中国战车
亚述战车
中式战车的车轴(有真正的车轴)置于车辆重心处,马匹负担轻,可以承担很大的车厢重量。这些战车,属于那个时代典型的重型武器,实际使用中用集团冲锋,与今日的坦克集群类似。说他们是轻兵,完全违背了常理。重型战车,最大的缺点是只能向前,在战场上几乎无法转弯,更难以适应复杂的地形。战车退出历史舞台,除了面临骑兵的攻击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越来越难以找到适合战车作战的场地了。根据现代考古,基本确定长平之战的地点就在现在的山西省高平县。网上高平县的介绍写道:境内山峦连绵,河道纵横,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平川较少,层次明显,地形破碎复杂,依其形成特点可分为三类地形:河谷平川区、*土丘陵区、中低山区。河谷平川区分布在丹河水系两侧,冲积、洪积而成,形似不规则的带状,约占总面积的17%;*土丘陵区位于平川区向山区的过渡地带,近似正方形,约占35%;中低山区位于市境西部和北部边缘的吾神山系、五龙山系、首阳山系及中部的韩王山和七佛山,成不规则直角形,占总面积的48%。约50%的耕地分布在丘陵阶地上。连绵不断的山区丘陵地带,正是战车特别是重型战车的噩梦,秦*怎么可能在这个地区投入战车部队呢?
司马迁在史记上记载的也很明确:
四十七年,秦取上*。上*民走赵。赵*长平,以按据上*民。四月,攻赵。赵使廉颇将。六月,陷赵*,取二鄣四尉。七月,赵*筑垒壁而守之。廉颇坚壁以待秦,赵兵不出。秦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赵王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赵括至,则出兵击秦*。秦*详败而走,赵*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后,又一*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射杀赵括。括*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这个过程和《复活的*团》记载并不一样,方才说过了,首先战争不是2年而是5个月。秦*占领上*,赵国派廉颇在长平防御,廉颇打不过秦*,于是在长平修建大量堡垒(赵壁)阻挡秦*。秦*攻不下来,就使用反间计,赵王中计,用赵括替换廉颇。赵括离开堡垒攻击秦*,秦*诈败,退回自己的堡垒(秦壁)。赵括攻击秦壁失败。秦*于是派2.5万人切断了赵*与赵国的联系。又用5千骑兵切断了赵壁与赵*的联系。赵*粮道被断。秦*再出动轻兵攻击赵*,赵*就地筑垒防守。很明显,这里的轻兵不可能是无法适应地形的重战车,而顺理成章的应该是步兵,也符合直接从秦壁反击的条件。秦王知道赵*粮道被切断后,立即征召全国15岁以上的男子从*,把赵*彻底包围,赵*被饿了46天,开始吃人肉。赵括带兵突围被秦*射死,40万赵*投降,全部被白起坑杀。这才是长平之战的真相。纪录片中说:*阵排列在*阵最前面的是三排弩兵,他们是整个*阵的前锋。因此认为秦*已经掌握了三段射击法,以应对赵*的冲击。弩兵排三排就代表三段射击?这个想法是脑洞大开。史记中明确记载了秦*和赵*在长平之战中造壁,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秦*和赵*一路造壁打来。在赵*被困、就地造壁固守的情况下,秦*绝不能在野外驻扎40多天、傻傻的等着赵*反击。这违反起码的*事常识。标准正确的战法,是在敌*外围再造壁,进行围困。目前考古发现,最后决战的战场是一条宽阔的山谷,交战双方可以方便的利用此地形,造壁据守。在有秦壁保护的情况下,弩兵有什么必要三段射击法呢?影片中还演示,士兵用弩箭射击策马奔驰的骑兵,这也是虚构。当时尚未发明马镫和高桥马鞍,骑兵完全不具备冲击*阵的能力,骑兵实际是下马射箭,推进速度并不快。即使到了清朝,八旗骑兵也同样是下马射箭。还有朋友质疑,长平之战真的规模那么大吗?史书记载,王翦带走了秦国60万*队,后期为包围赵*,秦国动员了全国15岁以上的男子,总兵力达到万。如果秦*获胜,秦国在歼灭赵*主力后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消灭赵国,而是选择撤*?按照史书记载,秦国动员了万兵力,赵国也动员了45万大*,这对于人口只有万的秦国来讲,几乎把全国大多数成年男子都送上了战场,国内生产几乎停滞。而这场战争的时间是5月至10月,这个时间段横跨了夏收到秋收,农时被严重的耽搁。战争胜利时,秦国已耗尽了最后的力量,必须撤*修养生息了,事实上其后几年秦国也是偃旗息鼓,停止了战争。赵国国力本来就比秦差,情况只能更严重。赵王用赵括替换廉颇,与其说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不如说是在已经耽误了夏收后,为了不耽搁秋收而不得不做出的决策,如果再耽误了秋收,赵国只会更快崩溃。总之长平之败后,赵国一蹶不振。问题二:关于秦国的*功授爵制度《复活的*团》还介绍了秦国的*功授爵制度,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商鞅制定的*功爵位由低到高整整有20级,只要不断杀敌,就可以一直晋升上去。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的好事。《商君书》中明确记载,依靠斩首,最高只能晋升到“大夫”一级,也就是低级爵位。而大夫以上级别的爵位,如果在战场上斩首敌人,不但不会得到晋升,反而会被流放。这恰恰是秦律的特点,你的职位是什么,就做好本职的工作,本职之外的工作,不要管,如果管了,哪怕做得好,也要受到严厉的处罚。晋升大夫也只能为五大夫,永远不可能晋升为“卿”。说到底,平民是平民,官员是官员,贵族是贵族,层级之间,几乎不可能跨越。问题三:关于秦国的流水线最后,我们聊一聊《复活的*团》谈到的秦国的流水线。《复活的*团》认为,秦国武器生产中存在精细的分工合作,故而认为是流水线。其实这不过是中国古代的百工。由于制品复杂,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完成所有工作,分工合作,木匠是木匠,铁匠是铁匠,铜匠是铜匠,皮匠是皮匠,这就是《考工记》中记载的三十六工。而流水线,是把本来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分解成更简单的工作,让每个人的工作尽可能简化、重复,以此提高生产效率。
这才是流水线。
二战时期,美国不仅用流水线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这大大降低了对工人的要求,使得大量家庭妇女经过简单培训,就能高效高质的完成工作。流水线还有一个基础条件,就是零部件的高精度。如果精度差,每一个零件都要修整后才能安装使用,对工人的要求就很高,工作效率反而会大大下降。这一切条件,秦国显然不具备。秦国的弩机精度较高,但不修正弩臂,也很难安装。好的,今天补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梦剑百科系列
红星余烬I-日暮西山的俄罗斯武装力量
红星余烬II:日暮西山的俄罗斯武装力量
红星余烬III:日暮西山的俄罗斯武装力量
巴尔干过眼烟云——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南斯拉夫国(第1集)
七十年铸利剑,打造护国重器——国庆阅兵东亚大决战武器揭秘
風雨巴爾幹,喋血南聯盟——前南地區簡史(第2集)
举头三尺有大疆——无人机发展历史与展望
雄风不再的波斯“雄狮”——盘点伊朗*力
看不见的敌人——细菌战
南亚次大陆的新兴王者——走向成熟的印度武装力量
战斗民族与山地牧羊人的生死之战——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冲突的前世今生
从全线出击到我要回家——从小布什到川普的*事战略
从“罗兴亚”到大缅族主义
订阅号正道书院公号企业服务号正道书院助学客服号zdsy官方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