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粮食问题毫无隐忧打个问号
在日前举行八国集团部长会议上,本不在议程的粮价问题成为热点。据统计,世界主要粮食价格自2005年来已上涨80%。今年3月,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4月8日《新闻晨报》)
全球粮价上涨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世界银行警告有33个国家可能面临社会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将何以自处?
从当前情况来看,国际粮价的上涨对国内冲击还较为有限。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2008年1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分别上升98.2%、24.6%、79.1%、20.2%,而同期的国内粮价上涨5.7%。两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如果说国际粮价的上涨是在“大踏步前进”的话,那么国内粮价也还只是处在“小步快跑”阶段。
然而,正是基于这种情形,国内一股对粮价盲目乐观的情绪却在悄然蔓延。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的丁声俊研究员就认为,近年来,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增长,供求平衡,储备增加,市场供应充裕,粮价也仅是温和性、结构性上升。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在接受采访时,更是以极为乐观的口吻说:“国际粮价再高对我们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大不了我们不进口了。”
果真如此的话,那当然是要谢天谢地了。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中国的粮食问题真的毫无隐忧吗?
我看不见得。在我看来,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中国的粮食由相对充裕转向相对短缺,甚至绝对短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主要理由有这样几点:一是粮食生产成本仍在明显上升。这主要是由于石油价格的飞涨带动了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二是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中国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已相对不足,与此同时,农业技术的改善对提高粮食增产的边际效用已趋近于零;三是我国也存在用大量粮食制造“生物能源”的现象,而这也正是导致去年食品价格上涨的一个直接原因。
除此之外,我国的粮食安全还存在其他隐忧。比如近年来,尽管中央已经划定了18亿亩的耕地红线,但在房地产业高利润的诱导下,这条红线也变得有些岌岌可危了。另外,还有难以预测的天灾等因素,以今年为例,雪灾的灾面积达到1.78亿亩,其中成灾8000多万亩,绝收2000多万亩,粮食减产基本已成定局。
民以食为天!粮价问题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如果说,在国际粮价平稳的情况下,我们在遇到粮食短缺时还可以求助于国际市场的话,那么在国际粮价暴涨的今天,我们就只能依靠自己了。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只能未雨绸缪,临渴掘井肯定是来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