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那么,“龙抬头”的说法源自哪里?这一天又有哪些风俗习惯?小编带你学习一下。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等农谚。由于“龙”与“农”谐音,因此,这一天被称之为“春龙节”“春耕节”“春农节”“农头节”。
视觉中国供图
而民俗专家则表示,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视觉中国供图
“二月二”习俗看这里
“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流行于我国多数地区。这天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
视觉中国供图
二月二还是“踏青节”,传说始于唐代。当时,长安的人们为了活跃生活,便乘二月二之时,三五成群地来到郊外踏青。此外,人们还认为,冬季过去春季来临,这时到田间走一走,对恢复体能、陶冶性情大有好处。
视觉中国供图
而今年的“二月二”,恰巧是“三八”妇女节。这天民间有不少习俗和女性有关,较普遍的是妇女不准动针线,“恐伤龙目”;有的地方,妇女不能洗衣服,怕伤“龙皮”;北方的一些地区,还有在“二月二”接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习俗,所谓“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
这东西今天一定要吃
“二月二”这一天有很多关于“吃”的讲究,为取吉利,老百姓吃的东西都要加一个龙字,比如:食饼谓之“龙鳞饼”,食面谓之“龙须面”,吃水饺为“吃龙牙”,吃馄饨为“吃龙眼”,吃油炸糕为“吃龙胆”,吃麻花为“啃龙骨”,吃米饭为“吃龙子”。
视觉中国供图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吃些龙的“零部件”外,还可以吃点爆米花、芥菜饭。
说起吃爆米花,这背后可是有一个温情的典故。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干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大家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释放了玉龙。因此每年二月初二爆玉米的传统就保留了下来。
视觉中国供图
而关于吃芥菜饭,也是广为流传的习俗,民间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这个习俗也有一段有趣的传说。一天,乾隆皇帝微服察访民情,到浙南一农户张某家中。张某热情好客,欲请乾隆皇帝吃顿便饭,却发现米缸里的米不够吃,又没菜肴。于是张某临机一动,在米饭里加了点佐料,煮成一锅绿中夹白的芥菜饭。乾隆皇帝吃后赞不绝口。这天,刚巧是农历二月初二,二月二吃芥菜饭的习俗便从此传了下来。
(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新闻、上城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