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将回归年划分为24个段落并分别予以命名的一种时间制度,也是围绕这一时间制度形成的观念体系和实践系统。顺天应时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在实践层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都根据节气的特性行当行之事,不行不当行之事,节气由此成为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和日常生活的方向标。
其二,格外重视节气日的时间节点意义和人事活动,官方往往在节气日颁布政令,举行多种礼仪活动,民间也将许多常日没有的活动集中于节气日举行。由此,节气日往往发展成为具有全国性或地方性的重要节日。
节气日是天时,节日是人时
目前对于节气的认知,存在着一些误区,其中一个是将节气等同于节气日。事实上,节气与节气日是两个概念。节气日特指交节的日子,即由一个节气向另一个节气转换的时间点所在的日子,是标志着一个新的节气开始的日子。特定的节气日是特定节气的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时间制度,是中国人的原创文化。虽然它们的确定和划分乃至命名都是人为的,但它依据的是星球运转的规律,是自然节律的反映,不会因为人事更迭而发生变化,本质上属于“天时”的范畴。节气日作为节气的组成部分,本质上也是天时。
但节日不同。节日是以历日、月份等组成的历年为循环基础的、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习俗活动、特殊意义的特殊时日。节日是五种特殊性——节日名称的特殊性、在历法中位置的特殊性、生活内容的特殊性、活动空间的特殊性以及文化内涵的特殊性——的五位一体。节日名称、节日时间、节日活动、节日活动空间以及节日文化内涵共同构成一整套节日的习俗规范,人们通过对这一套习俗规范的实践形成自己的节日生活,产生特殊的体验和情感。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节日,节日本质上是社会人文时间,属于人时的范畴。
节气日发展成为节日
我国传统节日数量众多,从在历法中的位置来看,主要包括三种:
其一是月日相重的节日,比如正月初一的春节、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六月初六的天贶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
其二是位于月朔月望月晦日的节日,如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十月初一的送寒衣节、十二月晦的除夕,等等。
其三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节气日,如立春节气日的立春节、清明节气日的清明节、立夏节气日的立夏节、冬至节气日的冬至节,等等。
节气日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节日,实现从天时向人时的转变,首先是因为它们在历法时间中的特殊性。人类总是对具有特殊性的事物给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