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3月4日,农历二月二到。随着大街小巷的理发店排起长队,这个在民间被称为“龙抬头”的中国传统节日,就和渐浓的春意一同到来了。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这个节日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同时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也标志着阳气生发,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山海关“二月二·龙抬头”节图片来自秦皇岛发布官方微博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行云布雨的主宰,并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敬龙祈雨、理发、吃猪头、吃面条……希望这一年,能有个不错的开始。
剃龙头辞旧迎新盼好运
据悉,“龙抬头”这一节日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前后。元人熊梦祥所著的《析津志》,记载了元大都风俗,其中已有“二月二,谓之龙抬头”之说。
到了明代以后,也有了关于这一日的诸多习俗记载。如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说:“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此外,元费著《岁华纪丽谱》中载:“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
龙抬头这一日,最为家喻户晓的习俗,自然是“剃龙头”了。民谚有云:“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在龙抬头这一日理发,就称作“剃龙头”。因为在旧时,人们忌讳在农历正月间剪头发。到了农历二月二,应“龙抬头”之意,古代民间认为,在当天剃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陈容《墨龙图轴》南宋图据广东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