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三宝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减肥的经历?
在以瘦为美为一种普遍价值观的现代社会,大部分女性都应该有这种经历和体验吧。我几乎每个季度,尤其春夏之交的时期,必然有一次规模浩大的减肥运动。
但是结果呢,如大家所猜测,无一不都是以失败告终。
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减肥的原理如此简单(管住嘴,迈开腿),绝大多数的女性都无法收获到理想目标。
我知道失败的原因是老生常谈的“没毅力”,“自律性差”,那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对一件事的“毅力”和“自律性”呢?
我太想知道了。
因为只要对减肥失败这一主题下隐藏的深层次原因搞清楚,减肥成功不就是唾手可得的事了吗?
我很幸运,看到了这本书,《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
虽然这本书的主题并不是讲健身美体,而是听起来比较不这么有趣的大脑结构和人类本能,但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进食欲望”竟然是其中被反复提及和深刻讨论的案例之一。
当然,其中的案例包括但不仅限于控制食欲,抑郁症,自杀倾向,神经衰弱,失眠症,焦虑,烟瘾,酒精依赖等等社会普遍存在却难以根除的问题。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诱因:人类容易出错的生存本能。
相爱相杀的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
人类的大脑有三个功能各异的部分,其中两个是大脑边缘系统(情感脑)和大脑皮质(思维脑)。但是这两个系统并不是那么协调,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比对方更重要,而试图控制对方,于是我们的大脑产生了很多内在问题。
比如减肥的时候,看到诱人的食物,你是不是内心里住着两个小人?
一个小人理智的说:不能吃,你在减肥,吃了就前功尽弃。另一个却可怜兮兮的说:我太饿了,就让我吃一点吧。没关系的,明天再减肥。
这时候,大部分人,如笔者自己,或早或晚会很遗憾的宣告大脑皮质落败于大脑边缘系统。即,情感小人大获获胜。
一旦理性的大脑皮质听从了非理性的边缘系统的摆布,我们的生存本能系统(进食本能)就会被激活,从而催生出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暴饮暴食)。
这其实也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世界无法强大到控制生存本能,而只能听从于它,利用一些能够即时满足的手段暂时解决这种不适感。
同样的例子还有用酒精麻醉自己以逃避失恋的痛苦。失恋是“安全感”这一生存本能被激活而引起生命感觉不适的情况。
饥饿和失恋引发了我们感觉的不适,使我们的生存本能变得敏感。而其间催生的暴饮暴食和酗酒的不良习惯又加重了这种敏感度,而我们的行为就越来越背离内心深处真正的自我。
舒适悖论:在这个越来越“舒适”的世界我们却越来越“不适”
我们生活的时代比父辈,祖辈优越不知道多少倍这是无需赘言的事实。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便利,生活的优越,使得我们这代人体验了前所未有的精彩世界。
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明明是一个无比美好的时代,为什么失眠,酗酒,自杀,神经质,过敏,犯罪,却比从前的时代激增?本该幸福无比的我们为何频频遭受着各种问题的困扰?
即使是躲过了这些困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很明显的一点变化是:我们对不适的忍耐度大大降低了。
你有没有在开车遇到塞车或者插队的时候“路怒症”附身?
有没有在饥肠辘辘的时候难以忍受,想立刻马上进食?
有没有在孩子仅仅是犯了一个小错误的时候河东狮吼?
不能否认,我们对不适的反应越来越敏感了。即使让我们舒适的外部因素越来越多,但我们却越来越不能容易接受使我们感到不适的因素。食物如此充足,我们却越来越难以忍受不能马上吃到食物,这是不是一种矛盾?这种矛盾,究竟是如何引发的?
心理外化:外部因素带来的即时满足的强烈需求
上一段我们提到,这个世界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响我们的外部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利了。
快餐和电饭锅,微波炉的发明,让我们不必忍饥挨饿。这给了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降低了我们的忍耐能力。以前的我们可以在劳碌一天后,经历生活,做饭的繁琐过程才能满足食欲,现在却只要打开手机或者钱包就能迅速得到美味的餐点了。
过去的我们,只要能够解决饥饿感就可以心满意足,而现在我们的要求变成了“快速”解决饥饿感。这种要求“即时满足”的欲望不仅仅是在饮食领域,也逐渐渗透进情感领域,安全感领域,导致我们整体感知幸福能力的弱化。
从前经历秋收冬藏过年才能吃顿饺子能回味三个月,如今几个人能忍受下单后一小时还吃不上饺子?
想要改善这种“及时满足”的欲望,找回丢失的幸福感,根本解决办法在于,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延迟满足能力的获得,关键在于学会管理自己瞬时的“不适”,培养双重感知能力。
现代生存指南:培养双重感知能力和不适管理能力,创造内心的平和
当你感觉不适(饥饿,痛苦,不安全等)的时候,试着采用本书提供的15个策略保持沉着冷静,培养双重感知能力。所谓的双重感知能力,指的是“不适”与“不适之外的其他良好感觉”共存的能力。
也许你会说,我失恋痛苦的时候只能感知到“痛苦”,如何感受到“除痛苦之外的其他良好感觉”?
作者提供了几个方法,可以在日常循序渐进的训练这一能力。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个不那么强烈的不适感开始练习,比如饥饿感。当你出现饥饿感的时候,试着使它与另一种积极情绪匹配,如感恩情怀。多次练习后,当你饿的时候,生存本能会逐渐从“必须进食”中抽离,体验到感恩情怀带来的轻松和愉悦感。
这种训练实质上以理智脑和感觉脑的平衡为目标,增强你可以“让不适与安全”共存的信心。其实这个甜点不吃并不会饿死对不对?这种经历会一次又一次给你的生存本能洗脑:不进食也不会太难受或者有危险。你的情感脑就会慢慢接受这一回路:饥饿的时候,也可以很轻松舒适。
等到你逐渐适应了这种程度不适感的管理,可以逐渐学着练习程度更高的不适感。比如,面对演讲紧张,比赛的时候喘不过气,害怕考试等不适。
所有的这些不适,其实都是一种焦虑。焦虑对我们来说,并不全是负面影响。学会处理这些焦虑,反而是提高能力的机遇。
结束语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年轻的时候,大学毕业后进入了面临倒闭的京瓷。短短几年同僚们都陆续辞职了,无法辞职的他选择了背水一战,全身投入工作。这才造就了把3家企业经营进五百强的卓越企业家。
如果他沉溺于人生的不顺和苦闷,借酒浇愁抑或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大概率也会沦落为得过且过的小职员吧。
当不适来临的时候,普通人的选择是退缩,拖延,逃避或者暂时借助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来保护自己。而一个拥有成功潜质的人,能够与“不适”共舞的人,反而会被激发战斗欲望。他们鼓励自己努力去解决问题,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你不害怕不适或者冲突,能够有效管理二者,你就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自己。
因此,他们欢迎和拥抱一切挑战和不适。可以说,如何面对“不适”和“挑战”,是普通人和成功者的检测剂。
所以,你愿意接受挑战,学着管理自己的生存本能,做成功者吗?
本文作者:三宝妈。(镜姐梦想领读会,高效阅读训练营学员)三个小棉袄的妈妈,毕业后全职10年,年从零出发。立志一年读本书,写篇0字以上书评,做孩子们引以为傲的妈妈。最喜欢的一句话:你永远也赚不到,超出你认真范围以外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