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用过节来加深亲友情谊,敬祭神灵、六畜和五谷。
苗族是一个信巫教的民族。他热爱生活,重情义,好想像,信鬼神,崇拜图腾。一年四季有许多节日,这些节日有各自的意义。总的来说,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敬神灵,敬祖先,祈福保佑。二是交际,增进友情。特别是年轻人交朋结友,寻找伴侣的好机会。
最隆重的可能算“除夕”(过年)。一到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预备过年盘餐。比如:柴草、油盐、米面、粑粑等等。腊月二十四日早晨起来给“灶神爷”烧柱香送它回天庭过年后,下午便去砍一棵稍稍浓密一点、刚劲一点的竹子扫“阳春”(烟尘吊),彻底打扫一次卫生。大年三十晚鸡叫时做宵夜请灶神爷回来吃宵夜。宵夜后,把锅洗刷干净后用锅盖把锅盖严,第二天(正月初一)清晨起来揭开锅盖看“灶神爷”从天上带什么来放在锅里,这就预示着来年这种东西丰收。人们好调整六畜和五谷的养种。
从大年三十晚饭直到正月初二清晨妇女都不做家务。全由男性来做。晚饭先摆好,同时也做顿较好的饲料喂牛马,然后先烧香纸,放鞭炮,男性子孙跪拜祖先、神灵。一切祭祖形式做完后,才用温开水净手来凭手用餐。不准用筷,以示敬祖,传承祖先习贯。
饭后妇女不做家务,也不能到别家去,而男生则可以。特别是小男孩,鸡还没有叫(以鸡叫才算初一)或有的故意学公鸡叫后就约去满寨家家户户拜年要压岁钱去了。几分几角不等。有的小孩黑夜跟不上大的,只好等天大亮后才去拜年。小女孩就只能到自己叔伯家去要压岁钱。
初一晚鸡叫时抢新水:拿三柱香和纸钱到龙井边烧敬龙王后才能取“三、五、七、九”瓢新水。一般的人都喜欢取“九”这个最大数。提回家放在堂屋家神前的饭桌上烧香纸供奉后放鞭炮以示庆贺。初二天早上用新水来煮甜酒粑祭祖。
初二以后的双日便是走亲拜年的日子。特别是新亲戚都用初二出门。结婚的头年都要找三、五个帮手挑粑粑和一块腊肉或猪腿到外家拜年。有新客的寨子,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请客。一天至少三家请。整天歌声、划拳声、嬉笑声终日不断;从初一到十四,每天都要早晚烧柱香敬神灵。人们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
“正月十五”:我们过的是十四。这个节日要去接姑妈、姊妹们回舅家过。请帮去拜年或请姑妈的青年男女,他们都很乐意帮忙。因为他们既帮了忙,又受人作贵宾对待。还是自己“玩俵”的最佳机会。
过十四又称过“了年”。表示新一年的农活又要开始了。所以十四的晚饭要吃早点,以示农活早完。而大年的晚饭要稍吃晚点,以示富有,正是享受时,不慌不忙。半夜子时青年人常去偷“蒜”(算),将来才会算,才尖滑。被偷的人家不能骂,骂人嘴会歪。这是祖先诅咒过的。
“二月二”:二月初二是苗族的走亲节。又是龙抬头。表示龙经过冬眠后春天到来,阳气上升,龙开始苏醒。有在此前刚结婚不久的人家要舅舅找几个朋友或亲戚把新婚姊妹送到夫家去团圆为人。并且要煮鸡蛋、鸭蛋染成五颜六色的装在背蛋网里背到夫家去。以保平安,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子女的魂魄会付着鸡蛋、鸭蛋走,陆路有鸡驮,水路过河有鸭背,孩子才不会丢魂落魄。所以“二月二”,家家户户都要煮蛋并染成花花绿绿的给小孩背,保他平安健康。
有爱哭爱啰嗦(病)的孩子的人家也要在这一天找一处过沟的地方修桥补路,修阴功,找“保爷”(干爹)。也就是孩子的父亲把巫师请来,把所需物品备好后,找一两个朋友随巫师一道到巫师指定的方位去找一处平时人们过路有沟不好走的地方搭座小桥。一般是座小石桥。因为要涉及到“牢、长久”的问题,“千年搭起万年牢”之意。搭桥的搭桥,杀鸡杀鸭煮饭的煮饭,一切妥当后,巫师把敬天地、祈神灵的咒语等做好后便到一边去吃带来供奉神灵的食品。边吃边看,若当天有人过该桥的第一个男人便是小孩的“保爷”。把他请来一同吃饭、喝酒,让他给孩子取名。若当天没适当的人过该桥,便由巫师回到主家念咒语后叫主人盛一碗清水放在家神上,第一个来家的外姓男人便是孩子的“保爷”。主人请来人把家神上的水倒了给小孩取名便是。此后“干儿子”至少给“保爷(干爹)”拜三年后,可以随便。
“三月三”:三月初三是苗族给先人挂亲扫墓的节日。这一天早早的就把黄糯米饭、酒、菜、香、纸等备好后就开始出发。祖坟多的家族要挂两三天才挂完。每到一所祖坟,先清扫一下,该培土的培点土,然后才摆上供品,挂上纸,烧香纸祭拜之后想吃东西就吃一点,不吃的话就又到下一所去祭拜。一直把某个支系的祖坟祭拜完后才回家。
“四月八”:四月初八是苗族开始插秧的节日。称为“四月八开秧门(苗语:hlatdlobhnaibyafbutdexyib)”。苗族支系庞杂,不同支系对这个节日的隆重度不尽相同。黔东南方言黔西南支系对这个节日比较随便,有好吃好喝的就整一顿,不方便也就算了。只是每年在这一天必须由一童男去摘一小把爬茅草(苗语为“niangxghaibdongb”)来伴秧苗面向太阳(东方)在打好的田里边或角插上三手秧后,众人才开始随后插。其意是祈祷上苍保佑、赐福,让今后稻谷像爬茅草一样茂盛、大刁(谷穗)。万物生长靠太阳嘛,所以要面东开秧门。
“五月五”:五月初五是苗族的端阳节,忙种的季节。所以只煮一顿好菜饭祭祖便是了。只是这顿饭要喝点雄黄酒。有的还洒点在身上以避邪,防蚊虫叮咬。
山歌里唱道:“五月连娘到端阳,谷花美酒配雄黄。劝妹喝杯雄黄酒,免得蚊虫咬衣裳。”
“六月六”:六月初六是苗族包粽粑走舅家的节日。特别是新亲戚的要包几斗糯米的粽子。煮好后,找几个壮劳力挑到舅家去走亲。舅家寨子里的至亲好友又要宴请一番。凡帮请客的人家,等客人走后要每家送几个粽粑(双数)去表示感谢。
“七月半”:七月十三是苗族第二隆重的节日。因为过这个节之后,几乎就是一年里的最后一个节日了。又是农闲,秋高气爽。所以人们要对神灵五谷作最后一次大的祭拜。常言道:“七月半,鬼乱串”。要给死去的亲人多烧点香纸,它们在阴间才有钱用,神灵才保佑、降福,五谷才丰登。把姊妹、姑妈们都接来作一年里最后一次团圆。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杀一只狗,但供饭时狗肉不能上桌。要抽三至九颗单数谷穗和几包嫩玉米来煮供祖宗、神灵,表示丰收在望。晚饭后大约在九点钟时家家户户都要插路香迎接五谷。所以每家都把香插到每个岔路口。起点和结束处都要插三柱(品字形)香,以示马驮粮的形式。一家插一路,结果满寨都成了香火路。小孩几乎每个都扛着一个用南瓜或捧瓜蛋插满火香的香包满寨玩。这时整个寨子闹热极了!
“八月八”:“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是黔西南州定给全州苗族同胞的共同节日。从年起,每年都有组织或自发地到兴仁县屯脚镇的鲤鱼坝苗族村过节。这是苗族各支系老幼的大聚会,是展现苗族文化的大舞台,是交朋结友的好机会。
“九月九”:九月初九即“九九重阳”节。苗族在这个节日里多数人只是拿点新糯米来打粑粑祭祖吃就算过节了。
总的来说:苗族是一个勤劳、热情、奔放而又传统、热爱生活的民族。常利用过节相聚来加深亲友的情谊,了却祭祖、祭神灵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