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月二龙抬头
在元宵节过后,民间有一个重要节日,也就是“二月二龙抬头”,南方人将其称为踏青节,北方人称为青龙节。古人认为,这一天过后万物开始复苏,开始了春耕的时候,龙王也会苏醒,来到人间降雨,从而让万物得到滋润,开始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传说二月二这天是尧王的诞辰,百姓们都会庆祝这一天,从而祈祷降雨,希望庄稼能够丰收。而在客家人眼里,二月二是土地公的诞辰,这一天要为其“暖寿”,村民们还要筹钱购买祭品,为土地公祭祀。
“龙抬头”起源于伏羲时期,每年二月二这天都会亲自耕田,百姓们也会进行效仿,到了周武王时,更是将其制定为国策,让文武百官们都要在这一天亲耕,做好榜样力量。
唐代时对其更为重视,皇宫内会举办挑刺活动,在容器里栽种蔬菜,并将名字写下来压在背后,让官员猜测,中了皇帝会有奖励。而在元代时,二月二被称作“尹青龙”,这一天百姓们都会出门挑水,后来才正式和“龙抬头”关联起来。
有人问,为何要将“二月二”认定为龙抬头之日?古人用28星宿概括星辰具体位置,从而预测未来的天象如何。而在二月二这天,星宿构成的东方青龙中,2个角从东方升起,看上去如同“龙抬头”一样,因此古人才将这天定义为龙抬头,为的是有好收成。农村老传统不能丢
二、二月二习俗
⑴做五事
1、剪头发
在民间看来,龙可操控风雨雷电,可滋润大地,让农作物可以很好的生长,民间认为这天剃头寓意比较好,有“福星高照”的说法,一天都能精神好、运气好,因此这天理发店生意比较好。
民间有“正月死舅舅”的说法,不少人都不会在正月理发,留着二月二剪发,为的还是能讨个吉祥如意。
2、拜村社
在二月二时,也是土地神的生日,因此南方地区有“拜村社”的讲究,祈祷新的一年里能够顺利平安,也希望庄稼物能够迎来丰收,大家都不用担心吃不饱饭。
3、熏虫
二月二一般在惊蛰前后,此时万物开始动起来,昆虫、冷血动物都会苏醒,天气暖了,小动物也变得活跃起来。而为了能避开虫蚊叮咬,民间有了二月二熏虫的讲究,在家里烧香或撒上艾草灰,以起到被虫子叮咬的效果。
4、吃龙食
在民间很多重大节日都是吃饺子,二月二也不例外,饺子的外形如同元宝或耳朵,而这一天吃饺子有“食龙耳”的说法,同时在饺子里必须要有肉菜,这样寓意着“有财”,表示财运可以滚滚而来,事业也能节节高升。
不过南方地区是以馄饨替代饺子,也有地方吃龙眼,有“食龙眼”这一说法,可让眼睛更精神。还有一些地方吃面条,因面条比较细长,和“龙须”很是相似,代表着“食龙须”。
当然,也有部分地区吃炸油糕,油炸后看上去金黄金黄,如同龙胆一样,因此有“食龙胆”的说法。
5、引钱龙
在民间认为,水可以生财,过去没有自来水,大家会从水井里挑水,将其挑到水缸内,这样就可以有好的财运。
6、照房梁
在二月二这天,妇女要早点起床,嘴上先念着“龙不抬头我抬头”,之后再挑着灯笼照房梁,念着“蜈蚣蟑螂无处躲”,不过这必须女性完成。
⑵三忌讳
1、不吃猪头肉
二月二不能吃猪头肉,什么原因老人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不能吃。可能是积德积财的意思吧。
2、忌针线
妇女们二月二要放一天假,不能做针线活,毕竟“龙抬头”,要用眼睛观看人间万物,如果用针线可能会伤了龙眼。
3、忌洗衣
这天也讲究暂停洗衣服,不然龙皮可能会被伤害,到时候龙王发怒就不好了。
三、俗语
1、“二月二淋仓坉,不出百天发大水”
民间认为,二月二如果降雨,那接下来庄稼就会迎来丰收,如果不下雨,那天气就会显得干旱。
春天时最怕出现“春旱”现象,一旦天气干旱,那小麦就得不到雨水的浇灌,干旱情况难以缓解,后期的生长会受影响。如果能够下雨,那就可缓解干旱情况,粮食生长不需要太担忧,返青期能快速生长,粮食丰收。
2、“龙不抬头,天不下雨”
民间认为,春雨贵如油,如果这一天“龙不抬头”,那就意味着一个春天都会比较干旱,很难满足农作物的生长。大家都希望“龙要抬头,一年不愁”,这样农业就会迎来丰收,每个人都能吃得起饱饭。
当然这些俗语在今天就没有太多的说法了,毕竟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就算出现干旱情况,也可抽水或打井,保证作物更好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