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不喝卯时酒,不骂酉时妻”有啥讲究?古人的经验之谈
最近正在准备二战考研的小何很是苦恼,一方面,他自己的复习计划非常混乱,经常是今天规划好的事情一天下来发现什么都没有做好。眼看着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他本人也越来越烦躁。
而另一方面,出租屋里的两个邻居也总是给她找麻烦。右边那家的是一个待业男青年,每天晚上都把电脑声音开得很大在打游戏,这声音震耳欲聋,让学了一整天的小何几乎都要神经衰弱。
出租屋左边这家就更厉害了,是一对普普通通的中年夫妻。虽然普通,但是这对夫妻的生活一点都不平淡,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规律。
每天下午七点,从图书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的小何就能听到邻居大叔打骂他妻子的声音,一开始她还觉得万分惊恐,但后来看到大叔和妻子都是一脸淡然,她也就习惯了。
更可怕的还不是晚上,这个大叔一整天都处于一种癫狂的状态,这是因为他每天早晨都会起来喝酒,而且他起的很早,小何七点抱着书出去抢座的时候,已经透过窗户能看到他面前的两个空酒瓶了。
每天重复着这种传奇一般的人生,小何觉得自己的寿命似乎都缩短了不少。她毅然找到了居委会的大妈,想请大妈来解决一下问题。大妈过来说了一通,右边打游戏的那家动静倒是稍微小了一点,可左边经常打架的中年夫妻却变本加厉。
人生没办法,她又把大妈找来调解,自己还坐在一边学习人家的调解方式。只见居委会大妈摆出一副循循善诱的样子,对隔壁喝得醉醺醺的大叔说:“俗话说,不喝卯时酒,不骂酉时妻,你这样实在是不应该!”
那么,这俗语“不喝卯时酒,不骂酉时妻”有啥讲究?古人的经验之谈又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借鉴意义,连居委会大妈都忍不住要引用一下呢?
要想解释这个俗语的意思,我们就应该先分析一下其中的两个时间点,也就是“卯时”和“酉时”。
我们知道,现在中国时间的制度是国际通用的24小时制,每一个时间点其实就是简单对应一个阿拉伯数字,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酉时”但是在古代,古人干什么都是很有情怀的,就连简简单单的时间也被用文绉绉的语言表述了出来。比如时间,在古人的概念里,这不是什么机械式的计算,而是充满情怀和诗意的十二个时辰,是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密切相关的。
在汉代,十二个时辰分别被命名为了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而后来,随着计时方式的改变,十二个时辰和天干地支互相关联,慢慢地变成了传统的子丑寅卯。
而按照古代的计时方法,这卯时就是早晨五六点钟到七点的这个时间段,也就是之前小故事里隔壁那个大叔喝酒的时间。而酉时就是大叔打老婆的时间,下午的五点到七点。
这么一看这位大叔好像是很了不起,他喝酒的时间和打老婆的时间似乎都很意外地和古人禁止的时间重合了。
那么,古人为什么会说这句话,这背后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个人迎接新的一天的重要节点,能够在早晨完成一整天的任务,展开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这无疑是对一整天的工作学习都有益无害的。
一日之计在于晨而如果一个早晨都是从浑浑噩噩当中开始,那么一整天这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会很好。同样的道理,如果把早晨的黄金时间都拿来喝酒,你一整天都是一个醉醺醺的状态,那还能做成什么事呢?
而晚上不打老婆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晚上是一天的结束,这时候每个人都已经劳动了一天很疲惫了,所以脾气也不是很好,如果男人选在这个时候打老婆,那么愤怒的老婆一定会因此而不愿意给他做饭,有时候甚至会拒绝回房间睡觉。
这个时候受罪的就是男人了,所以古代机智的男人是绝对不会选在这个时候和妻子吵架的。当然,进入新时代,家暴这种事情是不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所以小编奉劝大家,不光是晚上,任何时候都别打老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