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建史考点4陵墓
TUhjnbcbe - 2021/2/22 0:21:00

一·背景:

中国的墓葬制度是随着历代的发展逐步演变的。

最早伴着“灵*观”出现,墓葬开始出现。

二·演变:

1.母系社会:人死后埋葬至氏族公墓

2.父系社会:私有制家庭观念形成,开始出现夫妻合葬、父子合葬形式

3.商代:奴隶社会出现等级划分,对于墓葬提出规格形制的要求,此时期代表:妇好墓与武官村大墓。

图一:妇好墓纵剖面图

4.战国东汉:砖墓室出现,

5.西汉:拱顶墓室出现,也产生穹窿顶

春秋战国时代也有封土(最早出现在浙江余姚良渚大墓)

6.秦代:帝陵起陵台,称“方上”,即方形截锥体土堆

7.唐代:墓葬制度实行因山为陵、上下宫制,代表唐乾陵

8.宋代:和秦一样实行“方上”制,且信“五音姓利”说法。

8.明代清代陵墓采用宝城宝顶,明十三陵区神道共用,清代陵区各陵墓神道分设

三.主要朝代陵墓实例(以下为中建史常考的点)

1.秦始皇陵

平面为竖长方形,内外两重垣墙,除了内垣背面开两门,其余方向都开一门

图二:秦始皇陵

2.唐乾陵

因山为陵,利用梁山作为陵墓主体,利用梁山前面双峰为双阙,气势恢宏,选址优秀。规划采用唐长安的布局,陵墓三道门阙(分别位于神道南端、双乳峰、朱雀门前)分别代表郭城正门、皇城正门、宫城正门。

图三:唐乾陵

3.宋永昭陵

和秦代一样实行方上制,遵循“五音姓利”说法,选址“东南穹,西北垂”。永昭陵为上下宫制下宫位于后陵

图四:宋永昭陵

4.明长陵和清东陵

都实行宝城宝顶和前朝后寝模式。宝城宝顶和前朝部分明代通过方城明楼衔接,清代为方城明楼和哑巴院衔接。明代十三陵陵区各陵合用一条神道,清代则各陵神道分设。

图五:明长陵平面

图六:清代宝城宝顶哑巴院

四·其他考点

战国中山王陵园

此形象见于出土的陵墓兆域图。两重墙的院内为“凸”字形高台,台上为王与后的五座享堂。

图七:中山王陵园

2.享堂

古代陵墓前设立的一种祭祀建筑一种“上墓礼”制度,用于陵墓庙宇等地方。

3.五音姓利

即宫、商、角、徵、羽五音,依据五音选址,如宋代帝王为赵姓为“角”音,陵墓选址为“东南地穹,西北地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建史考点4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