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30日,“寻巴–消失的古代巴国”文物展将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此次展览是该院“东周时期区域文化系列展”之一。展览以“巴”的文献资料和“巴文化”考古及研究成果为依据,梳理巴国的历史文化脉络。展品由来自渝、川、陕、鄂、湘、黔六地十余家文博单位的余件组巴国文物组成,其中包括青铜、陶、石、骨质文物,全方位地展示巴国文化的基本面貌,让公众对巴国文化有一个初步认识。
巴国是先秦时期位处今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为江州,即今重庆市江北区。始于商周时期,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其鼎盛时期疆域“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公元前年,巴为秦国所灭。巴国人骁勇善战,得山水之灵性,借鱼盐之利而闻名,他们在长江流域创造了堪与中原文化相媲美的古老文明。
对于巴国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较为薄弱的一环。本次展览站在全国的视野上收集文物,将展览分为三部分,即“巴国初立”、“巴国春秋”、“融入华夏”,集中展现巴文化的特质。
第一部分:巴国初立
多年前,一个历史上以刚勇尚武著称的族群出现了,这个族群被称为巴人或巴族。在夏朝巴人被称为“巴方”。殷商中叶,商王武丁的时代,商人同巴人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巴国最后战败,被迫向商王朝纳贡服役。周王朝建立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巴氏被封为子国,通常简称“巴国”。
卜骨商通长42厘米湖北长阳香炉石遗址出土。随葬在死者的头部,这是我国发现的最大卜骨之一
骨牙饰商通长10.7厘米湖北长阳香炉石遗址出土
骨针商通长6.2厘米湖北长阳香炉石遗址出土
骨铲通长8.4厘米,刃宽2.8厘米湖北长阳香炉石遗址出土
陶戳2枚西周残长5厘米,长径2.1厘米,短径1.2厘米湖北长阳香炉石遗址出土。这是目前考过发掘中发现的最早的玺印。
猪形卷云纹铜磬商通高25.3厘米,通长46.4厘米,板厚0.5-2.8厘米湖北长阳官家冲运煤码头出土。礼乐器,它的发现改变了我国古代只有石磬和玉磬的传统认识。此种形态的青铜特磬,在我国有明确出土的磬出尚属首例。
铜三羊尊商通高43.8厘米重庆巫山李家滩出土,这是迄今所见巴人故地最早的一件大型青铜容器。
青铜人面具商宽16.3厘米,高16.2厘米
青铜兽面商宽17.5厘米,高17.5厘米陕西城固县宝山出土
陶花边口圜底罐高12厘米,口径11.5厘米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出土
第二部分:巴国春秋
巴国从夏商时代到春秋战国之际有很大的变迁。夏、商时代,巴族主要活动在沔水中游。西周初年,其活动范围大致在今陕西东南部的汉水流域到今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地区。战国时代,巴国入川后,向西、向北发展,控制了以嘉陵江、长江、乌江流域,包括今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地区。
铜矛战国长23.5厘米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出土
三刃铜殳战国长13.9厘米,宽3.4厘米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出土
提梁铜壶战国高33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12厘米,腹围55.5厘米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出土
铜带钩战国长7.2厘米,宽3.3厘米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出土
铜釜甑战国通高29.4厘米重庆涪陵小田溪墓群出土
铜敦战国口径19厘米,通高20.5厘米,四川宣汉县罗家坝遗址出土
铜钲战国通高41.2厘米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出土
铜錞于虎钮(残)战国虎长15.5厘米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出土
铺首衔环铜釜战国通高37.3厘米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出土
第三部分:融入华夏
巴国在不断的外患和内乱中逐渐衰落,最终在公元前年被秦国灭亡,巴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成为了历史。但巴国的灭亡并不意味着这个民族的灭亡。为了维持古代巴渝地区的统治秩序,过去的贵族仍然享有特权,固有的习俗依旧保存着。这种情况维持到了汉代。
铜錞于战国高35厘米湖南株洲废铜库采集
铜铎战国高31厘米湖南平江江茶厂出土
跪射武士俑秦高厘米兵马俑二号坑出土
弩机秦通长16厘米兵马俑一号坑出土
有披膊的石铠甲长75厘米,披膊长20厘米秦始皇帝陵K陪葬坑出土
铜蒜头瓶秦汉高34.5厘米
铜钫汉口径7.8厘米,高27厘米重庆南岸区厂出土
灰陶猴面俑东汉通高14.8厘米武胜县山水岩崖墓群出土
红陶跪坐俑东汉通高19.4厘米武胜县山水岩崖墓群出土
灰陶俑东汉通高14.2厘米武胜县山水岩崖墓群出土
图文来源于网络编辑:烧火佬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