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就是秦始皇的陪葬陶俑,至今都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并且秦始皇陵如今也只是挖掘出了陶俑,还没人挖开墓室一探究竟。秦始皇陵为何至今不敢挖?德国专家核磁扫描后,得到了原因。这其中隐藏着什么真相呢?
秦始皇陵光是占地面积就达到了58平方公里,这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从上个世纪兵马俑出土后,人们就源源不断地对秦始皇陵进行探查,可惜在这之后,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也无人敢挖开秦始皇的陵墓。以前的科学技术手段无法达到保护文物的目标,因此不发掘情有可原,但是在科技发达的现在为什么还是不挖掘呢?
有一位德国专家使用核磁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扫描,探查清楚了整个秦始皇陵的墓室构造,在看到构造之后,所有专家都受到了惊吓!
整个陵墓就是一个地下城,里面有着许多的建筑群,象征秦始皇在死后也能统治这个世界。并且在陵墓的上方,显示出热异常,这表示即使过去了两千年,陵墓中的机关还在保持运转,没有失去功能。
除此之外,陵墓中还检测到了大量的水银,史书中说秦始皇陵墓内有一条水银构成的河流,而秦始皇的棺材就漂浮在水银之上。而水银是挥发性物质,打开陵墓后如何处理就成了难题。
另外,对于陵墓内发掘的文物要如何保存也是一个难题。在地下埋葬了数千年的文物在接触到空气的一瞬间就会氧化造成损毁,当时兵马俑刚刚发掘出来时还是彩色,后来被氧化后才成了现在的模样。因此专家们不敢在没有把握的时候贸然打开陵墓,这样对于文物可以说是毁灭性的破坏,还不如就让它们长埋地下,在以后技术发达时再来进行挖掘,尽最大可能保护文物。
转自:小蜗牛的秋天
喜欢就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