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我们都称它“二月二,龙抬头”。在民间习俗中,这一天小孩子要理发,寓意着出人头地。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祭祀龙神,农民认为二月初二是龙抬头去行云布雨的日子,祈求新的一年要风调雨顺。但是,龙抬头这么具有象征意义的节日,和我们平常吃到的“爆米花”又有着什么的关系呢?这两者根本不搭呀!这个传说,其实跟武则天还有一定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传说。
当年武则天篡了李氏皇位,改国号为大周,自己当了女皇。放在今天,这很正常,世界那么多的女总统。但在女尊男卑的古代社会,这可是石破天惊的一件大事。因此,玉帝为了惩戒武则天,下令民间三年内不准降雨。但当时掌管降雨的神龙,不忍民间百姓受苦受难,私自降雨,因此玉帝便把龙神镇压在一座大山之下。还在山下立了一块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金豆又怎么会开花呢?很明显玉帝根本不想赦免神龙。这个时候,人们想出了一个好计策,是什么呢?
武则天扮演者
到了来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农民在整理玉米种子时发现,玉米金*,不正像金豆吗?把玉米炒开了花,不正是金豆开花吗?于是,每家每户在院子里供奉“开花的金豆”。玉帝看到民间一片金*之后,只好放了龙王。龙王继续回到天庭,给人间施云布雨,从此风调雨顺。因此每到这一天,人们便会爆玉米花,在北方人们还会炒*豆。无论是爆米花,还是*豆,都寓意着农业社会,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传说终究是传说,据记载,玉米是16世纪才从南美洲传到中国的,这个传说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传说是假,农民对雨水的渴望却是真的。
周武王扮演者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正值万物复苏,天气回暖,春耕开始的季节。也是在这一天,传说中沉睡的龙王开始苏醒,去给人间降雨。人民便会在这一天供奉龙王,以消灾解难,五谷丰登。相传周武王姬发时期,这个习俗就已经出现。每到这一天,会举行盛大的仪式,让文武官员亲自耕种,象征着播种的开始。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耕祭祀对人民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从这个节日也演化出了很多的习俗。民间有一句俗语“正月里不理发,理发死舅舅。”,但在二月二这天理发则是除旧迎新,会给人带来好运。吃爆米花和炒*豆,也象征着富贵吉祥,金玉满堂。
二月二的这一天,人们在饮食上多有讲究,害怕一不留心,就会惹得“龙威大怒”,影响来年的收成。因此,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饺子称“吃龙耳”,吃面条叫“伏龙须”,总之都跟龙有关。在中国北方社会,还流传着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农民在这一天所有的活动,都是对丰收的美好希冀,这个节日在农业社会至关重要。
到了现代,我们已经很少过“龙抬头”这个节日了,整个社会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农业感觉已经离我们很远了。如果没有降雨,现代科技可以人工降雨。爆米花也变成了看电影的标配,不再属于二月二。人们对传统习俗的认知都在慢慢淡化,我们感觉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二月二龙抬头”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农民的一个节日,但它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寓意却很好,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重视。大家对于“龙抬头”这一天,有什么样的认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